山东国鉴认证
ERP登录
下载专区
证书查询
当前热点
网站首页
新闻公告
 SHANDONG GUOJIAN CERFITICATION
培 训 学 院
培 训 学 院
我 们 的 优 势
煤矿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
来源: | 作者:pmoa15e9b | 发布时间: 2020-05-21 | 3646 次浏览 | 分享到:

煤炭企业应依据识别的节能机会统筹规划制定年度节能方案和长远规划。制定年度管理方案和“十三五”节能规划。其中新巨龙公司2014年度实施以矸换煤工程,回采和掘进矸石将全部充填,减少矸石运输提升耗能量;实施选煤厂重介入洗能力提升,提高精煤产率,减少煤炭加工转换能源损失;调节检修期间WAT制冷机组运行台数,开展汽蚀自动修复技术研究;2015年度实施在重介浅槽系统安装SVG就地无功补偿装置,提高设备运行功率系数;在-950边界进风运输一联巷安装-950边界中部变电所,将采区主供电系统挪移至用电负荷中心,缩短供电距离,减少线路损耗;安装采区排水自动化监控,减少采区水泵空开时间;实施选煤厂干燥滚筒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减少自用煤消耗;完成洗选厂高低压无功补偿升级改造;大规模实施煤矸分离及以矸换煤工程,充填矸石35万吨,减少吨煤提升用电。以上技术改造均按照标准要求编制管理方案,重点确保责任部门、节能效果预估、进度、效果验证等。

4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

4.1辅助管理

文件编制:煤炭企业应根据《初始能源评审报告》对识别出的与主要使用有关的活动及其变量进行控制。对照标准要求除了编制《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之外,新巨龙公司还要求各用能区队编制相应的《能源管理工作手册》,涵盖职责、架构、用能区域、设备、能耗定额、操作规程和计量管理等。事实证明,《工作手册》方便管理者掌控区队能源管理,便于责任制落实和能源绩效的管控。公司根据《初始能源评审报告》重新梳理现有的节能有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使所有有关变量均有应对措施或管理规定。

人员管理:企业应该在人员能力和意识方面加强培训和引导。公司规定各单位必须配备专门网员,具备节能知识、管理知识,同时加强能源管理师的培养。在原有节能宣传基础上提高宣传频次和力度。将节能文化进步融入到公司的企业文化当中去。

4.2运行控制及余能利用

煤炭企业应在能源管理各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

能源采购:企业应在在原有能源采购管理基础上加强月度电能质量测试,及时作出调整。确保能源质量稳定,根据新巨龙公司近半年的检测结果来看,公司供电质量基本能达到100%合格。

加工转换:对于煤炭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方面,洗混煤干燥是大的方面。新巨龙公司在2013年度淘汰了洗混煤干燥用的干燥燃烧炉;采用矿井水余热通过水源热泵转换为热能作为替代,完全满足要求。管理上对转换设备的重要参数的在线检测、运行调度、维护监测、定期检修实施管理,以提高转换效率。使转换设备接近和保持最佳工况。 

能源分配和传输:煤炭企业应在所有变电设备的低压侧均加装无功补偿装置,对老化线路及时更换维修,定期对供电线路进行检修,从而有效保证了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最小化。在热能的输送分配管理方面,新巨龙公司对所有供热主管道都加装了保温层,定期对阀门、管路、水泵、换热器等进行检修,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在水的输送分配方面,新巨龙公司首先通过合理选择管径、优化管路布置等方式减少水流在管路中的阻力,其次,定期对生产、生活用水管路进行巡查,减少了管路损失。在合理布局设置内部能源分配传输系统的前提下,合理调度,优化分配,并适时调整,减少传输损耗。对用电系统做到了合理布局,设置内部能源分配传输系统,减少了传输损耗。为使转换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制定了运行操作规程,能够做到对输配电线路进行定期巡查。

能源使用管理:设备运行方面,为更好地使用能源,使设备保持最佳运行工况,根据生产要求、设备状况和运行状况,企业应制定机电设备使用和维修管理、综采技术管理等制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能源的浪费。注意避免生产过程中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严格执行各岗位操作规程,杜绝辅机空载运行。在机组检修过程中的用电由检修电工按规定接线。值班电工负责当值的用电监督,对不安全的用电及时制止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促进了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设备管理方面,新巨龙公司日常设备检修由机电部根据相关设备管理规范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维护和检修保养,设备管理工作基本到位。设备管理的任务一是尽量使主要耗能设备工作在高效区间,每年对提升、排水、通风、压风等设备进行节能检测,实现经济运行;二是严格执行耗能设备购置审查制度,杜绝购买淘汰落后机电设备;   

余能余热利用:各煤炭企业都存在余能和余热情况,空压机余热和矿井水余热都可以利用。新巨龙公司余热主要包括矿井水余热、矿井制冷系统余热、压风机余热、乏风余热。限于技术和使用范围,目前只利用了矿井水余热和矿井制冷系统余热。一是采用水源热泵技术,提取矿井水余热,用于矿区供暖。主要包括地面厂房车间、办公区、宿舍区供暖、井口保暖、职工洗浴用水加热、洗衣房用水加热等方面。二是采用水源热泵技术,提取矿井制冷系统余热,无偿供应给龙美农业开发公司,用于农业园的高效农业大棚和办公板房供暖。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既提高了矿区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了能源利用量和能源浪费。

新技术利用:目前煤炭行业成熟的的节能技术是多方面的,如SVG无功补偿技术、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永磁技术、水源热泵技术、WAT制冷技术、超磁分离净化水处理技术等。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新巨龙公司积极采用国家推广技术,针对矿井涌水量大的特点,为减少涌水量,公司实施井下堵水技术,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研究利用了注浆防治水新材料--PC.32.5R硅酸盐水泥、C-S双液浆及可控速凝注浆材料,封堵裂隙加固煤岩层,减少地下水排放,防止地下水过度抽排引起的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和地下水动力场的变化,保证了地下水循环的平衡稳定。矿井水蕴含着丰富的热能资源,公司引进水源热泵和WAT降温技术,构建形成地面制冷供暖、井下制冷降温相结合的联动利用模式,实现热能资源的充分利用。整个余热利用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清洁能源消耗比例大大提高,实现年节约标准煤2万吨,减少CO2排放量3.5万吨、SO2排放量235吨。一是采用水源热泵技术,建设6座机房,装备16套水源热泵机组,提取矿井水热量,替代燃煤锅炉,用于地面制冷、供暖。二是装备9台WAT机组,形成29700kW国内最大规模的矿井制冷量,主要作业地点保持在26℃以下,极大地改善了井下生产作业环境,保障了员工职业健康安全。

4.4设计、采购

煤炭企业的设计应按照《能源管理体系 煤炭采选业认证要求》(RB/T 105-2013)要求按国家规定对新、改、扩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及审查。其中,水平延伸设计、工作面设计、采区设计涵盖节能专篇,重点关注能源绩效改进机会与运行控制要求。具体包括了:生产系统能力设计与实际最大生产能力相匹配;优先选用节能型设备设施;新设计供配电系统具备无功自动补偿功能;采用WAT制冷系统进行制冷;煤矸石、矿井水等井下处理及利用;采掘远距离供电设计采用提高电压等级办法;照明设计优先选用LED灯等高效照明;满负荷与顺物流等资源综合利用;余热、地热、乏风等综合利用。

采购要求公司在采购对能源使用有较大影响的设备、产品、服务和能源时,应先审查物资计划。采购规程、招标和合同文件应包括能源消耗标准,必要时还应分析采购的生命周期成本,并将能效产品和服务作为物资购进的优先选择。加强供应商控制。根据新巨龙公司的实际和标准控制的理念,公司的采购由集团公司负责。在此基础上,需要控制采购计划、验收和信息反馈。

5 能源管理体系的检查、监视和测量

5.1关键用能绩效测量和监控

煤炭企业在对关键绩效进行测量时,应特别关注节能目标指标完成情况、采掘、洗煤及各工序单耗;主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如矿井涌水量、运行负荷、采煤方式等;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追踪及节能效果检验;能耗定额对标;排水、提升、通风等主要耗能设备的年度节能经济运行检测;对运行控制有效性实施的检查;另外应严格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2006)和《煤炭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 29453--2012)要求,加强计量器具配置和管理。

5.2体系绩效检查

煤炭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体系检查和年度能源评审紧密挂钩,伴随井巷开拓、井下涌水和地质环境、工艺设备的改变,用能现状随时产生变化。要求体系检查和能源评审同时展开,《内审报告》编制的同时应该完成《年度能源评审报告》,作为持续改进的主要依据。

6 能源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作为煤炭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工作必须要做到动态管理,随时针对发现的管理问题、绩效偏差、环境变化做出分析、调整,以利于顺利实现能源绩效和节能目标,实现能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作者简介:许兴辉,任职于和鉴技术集团。2007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在三星集团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管理和实践经验。目前是国家注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国家注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国家注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员、安全评价师、能源管理体系咨询师、清洁生产咨询师。从2012年起在中鉴认证山东分公司及济南和鉴信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从事多体系认证、专职管理体系及各项政府要求咨询、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等,具有较丰富的实际操作及教学经验。曾对著名外资及外商企业、国有企业进行过认证、咨询或培训,其中有招金集团、齐鲁制药、大唐发电、新巨龙煤矿、山东山水水泥、莱钢集团等百余家企业。)


课 程 体 系
专 家 团 队
培 训 计 划
课 程 课 件
开 始 培 训
客 户 服 务
按钮文本
按钮文本
按钮文本
联 系 我 们
按钮文本
按钮文本
按钮文本